太行山的城池驛寨(77)
幾年前我三度從北京開車往北,先繞過居庸關,穿越太行山,然後南下經過宣化、大同、雁門關,直下太原、平遙,以及喬家大院所在的祁縣。這條路線不是一般遊客的大眾化路線,但因是古來征戰之地,如果有自己的交通工具,更能悠遊自在的馳騁在黃土高原上,細細品味中華文明的精髓。
這條路線留下了很多的城池,在大同打尖、過夜時,旅館提供的資料寫著「城池驛寨」的不同,才修正了自己對城池的認知。以前總是認為「池」是指「護城河」,看完資料才知道四個門以上的稱為「城」,三個門的稱為「池」,而驛站通常是兩個門,可以穿行而過的地方,至於「寨」呢,大多背山而建,只有一個門,以利防守。
從宣化到太原大約300多公里,當年也是李自成打入北京的路線,因為戰略上的需要,沿路留下了很多的城池。鋪陳於黃土高原上的高速公路,宛如一條白色的緞帶,這條平均海拔約1,000米上下的公路,唯有路過雁門關時,才會陡升到1,500米。
雁門關居高臨下,可以想像當年宋朝的楊家將鎮守邊關的景象,而大同市更是北魏拓跋氏的都城所在,這裡留下雲崗石窟裡千姿百態,深具歷史意義的石佛。平遙在春秋時代時屬於晉國,清末時更是中國的華爾街,這裡有日升昌等聞名全國的票號與鏢局,建於明朝的城牆,更是世界人類遺產。至於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與連續劇喬家大院的場景,則在不遠處的祁縣。
旅行大陸時,別總是擠在上海、北京,除了黃山、張家界、桂林山水等自然景觀之外,「太行山之旅」是我留下最多記憶的行腳。